相关材料也很充足,明显是有备而来。
按理说,接下来该着手准备书面答复公文了,陈云彩却看着手上这份复议申请书分了心。
这个字迹……好像在哪见过。
在哪见过呢?
她满腹困惑,脑水都榨干了也没想出来个所以然,拉着身边的人问:“你觉不觉得这个字很眼熟?”
旁边的人是治安部门的同事,听见问话,头挨头凑了过来,仔细辨了辨,摇头:“我没见过。这字有特点,我要是见过肯定有印象。”
陈云彩表示十分赞同。
她看见这漂亮字的第一想法不是觉得惊艳,而是觉得有印象,那就说明她肯定见过这字。
就是死活记不起来。
不过正事要紧,她只能暂时抛开不想,继续梳理证据材料。
证据包括三份监控录像和几份纸质文件。申请人提供的是原始完整录像,单独标注了关键时间段。
首先是观看第一份录像,陈云彩截取出关键片段投到大屏上。
监控摄像头清晰记录下嫌疑人的一举一动。会议室里的众人聚精会神,就这么看着嫌疑人鬼鬼祟祟又光明正大地进来,先是摔东西再是偷东西,接着跟屋内身穿红衣的人发生交谈。
屋内的人是无关第三人,交谈部分属于私人对话,被剪裁了。不过也没人在意这点,关注点主要在嫌疑人的面部、行为过程及涉案物品上。
陈云彩在此处按下暂停键,进行了补充说明。
被打碎的陶瓷花瓶、被偷走的白玉摆件,申请人都提供了购买发票跟官方定价文件。
“陶瓷花瓶,七十六块七毛。”陈云彩流畅地念了出来,乐呵呵地,如同念超市购物小票一般。
“和田玉籽料文房类小品,一万七千……六。”陈云彩不乐呵了。
录像往下播放,出现了那位无关第三人的面部。
只有极短的画面,故而没有进行局部模糊处理,在屏幕角落一闪而过。可即便如此,那张脸依旧吸睛夺目。
更何况在场的人都接受过训练,观察力一个比一个敏锐,基本上都看清了个七七八八。
众人面面相觑,都把话憋着没说。
有个藏不住事的脸都憋红了,到底没憋住:“刚刚那是……”
猜疑的声音一出,其他人立马跟着打开话匣子。
“长得好像、好像……”
却是始终不敢说出心中想的名字。
“真是好像,不会就是吧?”
“可、可是,怎么会穿成那样?虽然很好看,但但但……”说话的人惊得变结巴。
师姐瞪了几人一眼:“瞎说!”
毕竟是履历丰富的师姐,说出的话自带分量,轻而易举堵住了悠悠众口。
其他人的话匣子立马又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