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费用乡政府全包,如果村民愿意帮忙种,按照城里模式,发工钱,算雇工。”
“哎呦,那感情好。”村长喜不自禁。
但郑宏远却一点也不轻松,反问道:“果树种成功了,怎么运出去,你有考虑过吗?果子一旦成熟,可保存不了多久,你们这里也没有冷链运输,只能村民肩扛手挑。”
“这没问题,村民别的没有,力气还是有的。”王村长豪气道。
对此,郑宏远并不乐观。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到时候,只能发动全乡空闲老百姓,用最原始的人力,在果子腐烂前,抢运出去。
但这还不够。
如此一来,果子销量也只能辐射全乡、全县,送不远。
而这又注定了,北山村果树栽种规模上不去,要不然到时候肯定全烂在树上。
“我让你动员村民们搬出去,怎么样了?”郑宏远问道。
这才是在他看来,一劳永逸,彻底让北山村脱贫的方法。
村长苦叹道:“北山村几百号人,乡政府在外面批的那点地,大家嫌实在太少。”
这也没办法。
这里可是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地带。
除了工业用地,没人能抢农业用地。
全乡各处土壤耕地,早就名花有主。
乡政府为了组织北山村搬出去,必然是全乡各处寻找那些边边角角的小份土地,且土地还不怎么肥沃。
北山村村民一看,自然不乐意。
地质没比北山村好多少,面积却缩水只有十几分之一,这怎么能养活人?
“可以去城里打工嘛,餐馆服务员,政府巡山员、巡河员,以及去工地买卖力气,一个壮劳力,一个月几百块总是有的。”
郑宏远苦口婆心。
村长无助道:“我全按照乡长吩咐转述,可村民们都说种地是靠自己本事吃饭,给人打工那不是低人一头?”
这还不算。
“那工地总要干完的吧?那餐馆也会倒闭吧?到了年尾,不发工资又怎么办?”
郑宏远恨声道:“我来说,你回去召集村民,我亲自来挨个解答。”
北山村的脱困,或者说,绝大多数的贫困,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