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周慧兰被震惊了,瞪圆美眸,满面写满了不可思议。
“陆部长今年还不到六十,在正部级领导中,算是年轻了,完全还有再进步的可能性。”周培德慢悠悠道。
被父亲一通点拨,周慧兰瞬间惊醒。
是啊!
正部级领导也要进步啊!
像省委书记唐云川,年纪到点了,必须退。
但陆兴元可比省长田国双还要年轻。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很难,希望渺茫,但巨大的年龄优势,让人无法忽视陆兴元部长再进一步的可能。
而想要进步靠什么?
肯定是政绩。
到了陆兴元这个级别,还想再进步,哪怕是所谓的红血贵族,也必须撸起袖子,刺刀见血,拿出无可争议的硬邦邦政绩。
而眼下,即将迎来北河省五年一度的大换届。
一年后,又是全国大换届。
在这个微妙时间点上,郑宏远进行了一次冒险而大胆的预判。
陆兴元急需政绩。
那问题是,他究竟需要什么政绩?
到了陆兴元这个层次,肯定不会关注具体事务。
他想要进步,必须是在国家大政方针领域,极具突破性、预见性的,提出某些重大政治议案。
再结合由陆兴元最早提出的‘蛋奶工程’,以及他本人对村办食堂的兴趣。
于是乎……
郑宏远投其所好,精妙的以点带面,在蛋奶工程和村办食堂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一套新农村振兴发展的宏大政策规划构想。
并且结合经济发展规律,玩了一手大胆的经济危机预判,并提议国家举债补贴工业品下乡。
“爸,你是认为郑宏远这番宏大构想,是一种不切实际瞎想?”
良久,周慧兰理清了思绪,平复心情问道。
对此,周培德放下水杯,谆谆教诲道:“慧兰,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聪明人,更不缺经济政策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