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锐嗅到,郑宏远的权威,出现了松动和缝隙。
此时再不出手,更待何时?
不过……
“你的担心我理解,我也从来没企图搞一片清明,可事有轻重缓急,有些事,慢不得。”
看似郑宏远和张明杰停战半年。
可实际上呢?
一到年底,各种总结汇报,跑跑送送,至少耽误一两个月,实际上,留给郑宏远的时间,最多三四个月。
王红霞不理解郑宏远的紧迫,她复盘道:“那你昨晚就应该召集大家开会,布置维稳工作,而不是等到今天上午……”
“昨晚我还没有钉死罗大军,你确信,陆军和曾静,乃至魏有民他们,不会泄露消息,让那些矿主家属们连夜撺掇闹事?”
王红霞楞了一下,她没想到郑宏远如此警觉。
居然连陆军、曾静他们都不信任。
“有防范心是好的,但你警惕性这么高,很难和班子同志们融洽相处。”王红霞担忧道。
信任是相互的。
郑宏远今天不相信人家,以后人家又如何毫无保留的信任他郑宏远?
王红霞本以为郑宏远会继续嘴硬找借口,讲理由。
没想到郑宏远沉默片刻后,点头赞同道:“你说的有道理!”
王红霞愣了愣。
随即,她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坐在她面前,是一个三十岁都不到的年轻干部。
看似贵为一乡之长,但这是郑宏远第一次主导的大行动。
之前的金矿博弈,更多时候是单对单算计。
昨晚可不一样,涉及层面之广,涉及人数之多,可以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郑宏远都要担责。
这种情况下,过度警惕,不信任任何人,极尽可能缩小知情者、参与者范围,也是人之常情。
这种心态,既可以理解为谨慎,也可以理解为胆小、生疏,怕自己顾头不顾腚,兜不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