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5章
五月中旬的一天,蒋在野刚从进行到一半的美高毕业舞会上溜回来,礼服还没来得及换,就被他妈叫去陪她开会。
车上,蒋昭华一边补妆,一边好似才想起来了什么似的问他:“你怎么穿着礼服?你今天有约会吗?”
“Mommy。”蒋在野回答道,“今天是毕业舞会。”
蒋昭华放下补妆的小镜子,仔细打量儿子的着装,笑眯眯地夸他:“真帅儿子,恭喜你高中毕业!”
“还不算毕业。”蒋在野面无表情地说,“等下个月毕业典礼结束之后,才算正式毕业。”
母子俩对视一眼,蒋昭华嘟囔了句“真是越长大越不可爱”,不理他了。
蒋在野也不想理他妈,两人一个继续补妆,一个玩手机。加长林肯宽敞的后座空间里,母子俩每次一起去唐人街都是这副谁也不搭理谁互相嫌弃的模样。
蒋在野有些烦躁地松了松领带。
十岁之前,还跟着爷爷奶奶的时候,蒋在野天天逗猫惹狗上蹿下跳,并不知道下半辈子会彻底失去在自行车上哭的机会。在他十岁生日那天,一张美联航头等舱的机票,空姐牵着蒋在野的手,把这个无成人陪伴儿童送到了亲自来肯尼迪国际机场接儿子的蒋女士的手中。
蒋昭华见到蒋在野的第一反应是我儿子的脸怎么蜡黄成这样?一点也不像我。
蒋在野的第一反应则是我还有妈?
是的,爷爷奶奶是说过他有妈的,但是留守儿童第一次见妈,那种感觉总归是有点妙不可言。
十岁是小孩的大脑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也是语言学习黄金期。纽约皇后区的豪宅里,蒋在野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成功度过了窗口期。隔年十一岁,正好达到美国初中的入学标准。
很多像他这样少年时期移民的小孩,最终英语水平与本地孩子无异,同时保留了母语优势。
就在蒋在野以为自己只是一个不那么普通的超级富二代的时候,生活再次给了他一个惊喜——他那看起来很像全职太太的漂亮妈妈,真实身份竟然是帮派大佬。
嗯……华人帮派现目前最主要的话事人。上任话事人是他外公。他们老蒋家在美利坚搞世袭制——这是他老爸的原话。
那时候,蒋在野还无法理解这种调侃下深藏着的无奈。
他只知道,妈妈偶尔会情绪非常不稳定,崩溃地大叫、动手、伤害自己……什么都有可能。
有他老爸在的时候会好一点。
如果有人问蒋在野,他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永远只会有一个答案——《杀死比尔》。有阵子,他老觉得他妈就是刘玉玲。
蒋昭华很像刘玉玲在电影中饰演的角色。
蒋在野是从他爸的口中了解到他妈的成长经历的。
帮派大小姐,老来得女,独女。从小被当成继承人培养。女性的身份让她必须花费成倍的努力才能服众。青少年时期叛逆,一度找不到暴力与正常生活的边界。婚后稍微好一点,但也没有好太多。
蒋在野出生的时候正是新世纪。千禧年之后,很多意识都在发生转变。帮派早在他外公还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转型做起了生意。然而他们是找到了新的出路,曾经
跟在他们后面的人有的被时代落下。老一辈的人念旧,时至今日,他们仍然愿意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