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豪撤军至黎阳,双方最终在黎阳城下完成了人质交换。
段成碑刚一回到段豪这里,便径直跪在段豪面前,声音带着愧色:“末将有辱使命,请王爷降罪。”
段豪摆了摆手,语气平淡:“战场本就凶险莫测,能活着回来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说罢,他再次抬手示意,“回去好生歇息吧。”
待段成碑退下,段豪独自对着地图凝神良久,心中那股继续征战的念头已渐渐消散,转而开始盘算着如何着手整顿民生。
他清楚,连年征战早已劳民伤财,赋税一再加重,底下的百姓怕是早已怨声载道。
如今局势稍缓,绝不能再穷兵黩武,是时候安抚百姓、推行些惠民政策了。
在黎阳停留数日,段豪便返回了邺城。
一回到府中,他立刻召来傅策,便和其商议制定三州之地的惠民政策。
傅策听完吩咐,沉吟片刻道:“依臣之见,若要惠民,首要便是减免劳役、降低赋税。”
段豪沉默了片刻,缓缓道:“赋税方面,那些税收低的,我看便不必征收了。”
“不可。”傅策连忙劝阻:“若免去这部分赋税,那么必然会有人认为不公平,如此之下,必然会引来一些麻烦,到时候,恐怕我们的税收会大大的降低?”
“如此之下,那么我们如何获得大量的资源,从而再次征战呢?”
“如今战事未绝,不能单纯为了惠民,而惠民!”
段豪眉头微蹙:“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傅策沉声道:“首先,需严查逃税之徒,堵住赋税漏洞。”
“譬如僧侣……如今佛教盛行中原,许多僧人实则并非真心修行,不过是借出家之名逃避赋税,此风绝不可长。”
段豪点头:“你的意思是,让僧侣也纳税?”
“正是。”傅策应道:“当在三州之地先揪出一桩大案,以点带面清查寺庙,甄别那些伪僧,勒令其还俗纳税。”
段豪颔首:“此计有理。”
“另一方面,需根除隐户。”傅策继续道。
段豪眯起眼:“何为隐户?”
“便是那些为逃税而卖身世家、隐匿户籍之人。”
傅策解释道:“依臣之见,应令这些人重归编户,同时敕令限定世家奴仆的数量……既可为朝廷补充税源,也能借机削弱世家势力。”
段豪听罢连连点头,觉其所言极是。
傅策又道:“清查户籍时,可将每十户编为一组,选一名组长管理,负责收缴本组赋税。”
“组内若有贫苦人家,尤其有老幼需赡养、粮食尚且自给不足者,组长需登记上报,酌情减免其赋税,甚至给予帮扶。”
段豪再度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此外,赋税当按比例征收,方能体现公平。”
傅策语气愈发恳切:“譬如一人月入三百铜钱,与月入三万铜钱者,岂能按同一标准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