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上午,柴峰开始行动。
他首先联系的是持股最多的李建平。
李建平今年五十三岁,是香江一家中等规模贸易公司的老板。
十五年前陈志华创办镜像影业的时候,李建平投了三千万港币,拿到了15%的股份。
那些年镜像影业发展得不错,李建平每年都能拿到不少分红,投资回报率很高。
但最近几年情况急转直下,不仅没有分红,公司还一直在亏损。
李建平早就想退出,但苦于找不到接盘的人。
陈志华也不愿意回购他的股份,双方关系变得很僵。
柴峰通过关系找到李建平的联系方式,约他在中环的一家咖啡厅见面。
李建平是个很直爽的人,一见面就表明了态度:“柴先生,如果你真的想收购我的股份,我可以考虑。不过价格要合理。”
“李先生开个价吧。”柴峰也很直接。
“我当年投了三千万,按照现在的股价计算,我的股份至少值两个亿。”李建平说道。
柴峰摇摇头:“李先生,以镜像影业现在的状况,这个价格太高了。”
“那你觉得值多少?”
“八千万,一次性现金支付。”柴峰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李建平皱起眉头:“八千万?这也太低了。”
“李先生,镜像影业现在负债累累,而且还在继续亏损。说句不好听的,这些股份很可能一文不值。”柴峰分析道,“我愿意出八千万收购,已经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李建平沉默了几分钟,显然在权衡利弊。
作为一个商人,他很清楚镜像影业的真实状况。
继续持有这些股份,很可能血本无归。
能有人愿意出八千万接手,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一亿,”李建平最终开口,“一亿我就卖。”
柴峰想了想,点头同意:“可以,但我需要时间准备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