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实和柳副县长聊过丁向前的事。”
“根据柳副县长的反馈,络宁县已经对案件进行了复核,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已经决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也会向丁向前赔礼道歉,进行相应的补偿。”
宋思铭回答道。
“你觉得,络宁县的处理方案怎么样?”
杨天禄问宋思铭。
“这个我不好评判,毕竟,我不是当事人。”
宋思铭尽量把自己撇出去。
“但是,这件事,现在又闹起来了,闹得很凶,社会影响很不好。”
杨天禄又问宋思铭,“小宋书记,你觉得,舆论的发酵,是有人刻意推动,还是媒体的自发行为?”
“我觉得是自发行为吧!”
宋思铭张口就来。
刻意推动舆论,是一项很严重的指控,就算推动舆论的最终目的是好的,也改变不了其过程的错误。
宋思铭当然不会往坑里跳。
更何况,后来他就没再联系过徐承运,他也不能完全确定,法治周刊的报道,经济观察家的转发,是不是徐承运搞出来的。
“自发行为……”
杨天禄沉默了两秒钟,这个回答也在他的预料之中,谁犯了错误,也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因为,承认了就要承担责任。
而他受人所托,打这通电话的目的,也不是想追究责任,只是想解决问题。
因此,有些事,也没必要问得那么清楚。
“自发行为那就更难解决了。”
“现在这已经不是络宁县的事了,也不是登津市的事,而是关乎着咱们整个江北省的脸面。”
“小宋书记,你和各大媒体的关系都比较好,能不能利用这种关系,把这件事的关注度往下压一压。”
杨天禄旋即就对宋思铭说道。
舆论是怎么起来的没关系,他就想宋思铭出手,把舆论压下去。
“杨部长,媒体那边,我可以帮着联系一下,可堵不如疏,单纯地往下压,好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面子,宋思铭肯定要给,但是,有些问题,也要说清楚。
“你说得很对。”
“我会联系登津市和络宁县的同志,让他们拿出一个更为妥善的处理方案。”
杨天禄向宋思铭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