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413节(第3页)

第413节(第3页)

关中高呼皇帝圣明的时候,这封诏书跨过了大河进入了三晋大地,越过武关进入了南阳所在,一路越过崤函古道,到达东方最繁华的城池。

洛阳!

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关东士子,这里是整个关东消息流转最便捷的所在,从这里前往各个郡国的通道不知有多少。

关东的文华之璀璨一向都不是关中所能够相比的,天下最负盛名的大儒高士,几乎全部都在关东。

在关中乃至于关西之地博得大儒高士名声的,一到了关东,尤其是进了洛氏学宫之后,都非常的谨慎,轻易不动言。

有大儒读完诏书兴奋道:“皇帝陛下要大兴太上学宫,还允许我等开办私学,允许我等随意招收门徒,这是经学盛世就要到来了!”

立刻就有人给他泼冷水道:“太学在关中,我等在关东,多有不便,这难道不是打压我等关东学派吗?”

大儒立刻就反驳道:“多有不便?

有多不便呢?

不过区区千里的距离就让你踌躇不前了吗?

先贤孔圣周游列国的事迹你难道忘记了吗?

况且太学兴盛,这终归是一件好事,而且我等不一定非要到太上学宫之中,皇帝陛下允许我等开办私学。

从私学之中出身,只要得到举荐,同样可以做官。

况且你说太学在关中多有不便,那洛氏学宫就在关东,这难道不是我等关东学子的福音吗?”

大儒最后这一句让众人眼前一亮。

是啊!

太学虽然在关中,但是洛氏学宫就在关东啊,洛氏的书籍有多少根本就没人能记得清。

洛氏对弟子的人品要求太严格,所以弟子的数量一定不多。

但是并不意味着洛氏对前往听课的人要求也那么高啊!

只要我等前往洛氏学宫听听讲,那日后在举荐之时,岂不是可以说一句,我曾经在洛氏学宫之中听过数年课。

那时主讲之人乃是洛氏高士。

这不就是最强的介绍?

刘询若是知道这些人心中所想,大概唯一能做的就是苦笑了。

众人越想越觉得好,纷纷向着长安城的方向作揖,“陛下开学禁,当真是大功德啊!”

————

刘询所签发的《元封开学令》是不逊色于废除《携书律》的伟大诏令,这封诏令的下达,使汉帝国得到了大批成熟的学者官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