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底铺满青石片,沿水种着瘦竹七丛,间距丈二。清风拂过,擦出洞箫之音。
当然,最关键的还得到青石板尽头。
那里原先华丽的宫殿焕然一新,仿渔舟意趣,飞角檐牙,不施丹漆。
明明颜色减少了,金玉也被扫下来了,可是看上去却更美了,根本不知道是哪里的建筑风格,简直是浑然天成,像是从池子里长出来的。
而转过身回望荷塘,看到的层次就更明显了。
荷分三色:近岸粉蕖,中潭白莲,深处水芝。
晚含而晓放,朝夕景不同。
夏有荷花冬有竹,同开不会喧宾夺主,荷谢时分,也不显单调。
最妙在借景:启西窗,见竹浪。掩东扉,现荷露。
有一日下了雨,莲心见池中升起十二盏荷灯,近看方知,是螺壳盛着萤火虫!
明明移动的东西不多,添加的东西也不多,工程量也不大,甚至都是自己亲手完成的,怎么能变成这样呢?
如果用词概括的话,就是因地制宜,不落窠臼。
连阮婕妤这个在宫里住了这么多年的人,都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柳玉楼,其实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调的人。
这么一个能感知到生活情趣的人,在盛世,却成了摆烂的大学生。
在乱世,成了无家的流浪者。
唯一能体会这种变化的器器不在,所以零个人伤感。
这几天,阮婕妤眼睁睁看着人工建筑被爆改,在发出一连串的惊叹之后,她终于相信了“如意”的审美,并把宫殿的改造权都交给了她。
果然,柳玉楼也没有让她失望,交给了她一份堪称满分的园林设计作品。
只是……
看着眼前的美景,阮婕妤却发起了愁:“良辰美景,若是无人欣赏,又有什么意义呢?”
柳玉楼只是浅笑:“娘娘莫急,今夜良人必至,娘娘只需梳妆打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