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人唱着突然声音低哑,暮然回首,冷冷直视界域之外!】
【转瞬间,情景变幻,大红戏服。少年口衔流苏,眉如墨画。一双眼水光潋滟,一甩袖九天落云。】
【独自一人在戏台之上,声调悠扬,如黄莺出谷!】
【……】
【这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台下,坐着死去的山匪、村民,加害者、施暴者、旁观者,齐聚一堂。】
【四周燃着熊熊烈火。】
【死而复生的“人”们,无不感受到了灼烧的苦痛。】
【他们眼神惊恐,却不得不被锁在原地,看着火焰把自己烧成白骨,烧成灰,再重新来过!】
【台上少年轻启朱唇:“大人们,请遵守诺言。”】
【——永生永世听挽歌。】
【在无尽的恐惧中轮回!】
【这是他们的业报。】
【台下,诡影憧憧,众诡喝彩。似乎一切未曾发生!】
【……】
【在场的观众出戏,无不出了一身冷汗。】
【回到真实的梨园。】
【真实的火海,把他们包围!】
【但还有人看着少年的脸:“不好!”】
【有人看不惯他大惊小怪:“怎么不好?”】
【那人脸色煞白,白过了少年郎:“这戏子没化妆!也没有两点墨,现在看着白,是因为他皮肤白!”】
……
据说,大离的风俗。
扮历史人物,首先要去人家坟前烧纸、摇签儿,咨询本人意见。
“你允许我这么演吗?我就讨口饭吃,你可别变成诡异找我哈。”
三长两短,五根签。
出来的签儿是长的,代表着对方同意了。
当然,如果你头铁,不信邪,可以一直摇。
就像崆峒山的瞎眼老道,一会儿说“衣服不正”,一会儿说“道心不稳”、“状态不好”。
反正,这玩意儿就图个心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