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成本此时还比较高,一部分运往长安,送到宫内以及放在东西两市,大部分是运往草原,草原各部出极高的价格购买。
韦玎说了:“运到珊瑚老城,高句丽的贵族们会出多少钱呢?不在大唐内贩运,便是遵守唐律。罐头只是一项,可以观察一下,还有什么奢华的物件会让高句丽的贵族不惜代价来换呢?”
是个好生意。
韦玎接着说:“扶南虽然对国舅府宣战,可他们真的敢打吗?借助女蛮国,我们用大唐的商品去换他们的米,也扶持他们大量的开荒,多多的种粮。依红云台打听到的价格,一担丝割可以换三千五百担米。”
“然后,再把米运到倭岛。倭岛一担蚕茧换三担半的米。”
“蚕茧变成生丝,生丝变成熟丝,熟丝制成丝绸……”
晋王妃杨氏内心开始计算了。
江南湖州,最好的桑林,蚕一年是可以养许多次的,有一亩桑林出八百斤蚕茧的高产。江北也有差一些,一年出三百斤,四百斤蚕茧的。
仅说筑紫岛,眼下的已经有了桑林规模,这就是一笔大生意。
一担蚕茧出二十斤生丝,好生丝一担可以出八十斤熟丝。
织成绢、帛、绵等织物。
这么一算,晋王妃杨氏吓了一跳,这利润高的惊人,比挖银子还快。
韦玎看出了晋王妃的惊讶,语气很平淡:“上等丝绸在地中海,萨珊商人贩过去后,普通的也与黄金等重,珍贵的颜色,两倍等重的黄金也是有的。萨珊人,快要亡国了。”
这话中的暗示,晋王妃当然懂。
倭岛、高句丽这边的生意长久不了,将来等倭人、高句丽人都没了,这生意也就停了。萨珊人要亡国了,他们留下的商路会被谁接手呢。
要不要打仗。
虽然这事很远,可唐人不惧开战。
晋王府。
虽然自己娘家没什么依靠,却也有前隋老臣,还有国舅府照应的应该将领,也愿意与晋王府一同出战。
没错。
晋王妃杨氏作出了决断。
是时候开始经营晋王府的营生,未来晋王也会有一块封,自己的儿女也是要成长的。
晋王只知道玩乐无所谓。
真的有事,国舅府不可能不管。
那么,就这么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