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看的通透,眼下确实需要一位老臣来稳定朝堂。
王珪曾经避世过,躲在山里好多年。韦挺太年轻,只是年少时就与李建成交好。
以他们的身份和年龄,不可能在这个时间成为仆射这样的高职。
李纲伸手划掉了名单中一些年轻的武官。
“太子殿下身边,冯立这样的将军为重,这些一心想建立功勋的年轻武官们,还是放出去的好。”
王珪上前,准备发问。
李纲根本没看他,说的非常直接:“就他们,培养二十年,莫说李靖领军,秦琼先锋。怕是苏定方领军,席君买为先锋,他们全部死战,也不够用。”
这话说的,让人很尴尬。
但这就是事实。
非常残酷的事实。
莫说这些年轻的武官,就是十个冯立,一百个李瑗,捆在一起也不够李靖一个人打的。
更何况,还有天下无双的,灭国的国舅。
全是骄兵悍将的永业军。
所以,不如不留。
安心文政,给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打仗的事情,没必要操心。
李纲突然合上名册,起身面向皇宫方向:“老朽不擅长劝谏,每次劝谏都会惹恼殿下,这次请代为进谏。”
王珪与韦挺赶紧站了起来。
李纲说道:“国舅回长安,请殿下在东郊码头亲迎。”
王珪与韦挺同时施礼:“定代为上疏。”
窦乐,是一定要回长安的。
大唐皇帝李渊驾崩,新皇登基,他不可能不回长安。
虽然,他不太想回来。
他就想住在余杭,或者岭南也行。
但,他必须回长安。
大唐史官记载的,百族为祭祀大唐皇帝驾崩而举办的大仪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