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当年奉命驰援凉州,不眠不休,赶了整整两日的路。
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臣赶到的时候,凉州城已经血流成河,成了一座死城。
这些年,臣每每想起此事,便心痛懊恼,不能入眠。
臣总是忍不住想,若是当年臣跑得再快一点,是不是就能早一点赶到凉州?
或许那样就能阻止凉州屠城的悲剧发生?
总归是臣慢了一步啊,若是陛下因此治臣的罪,臣愿意领罚啊。”
安定侯跪在地上,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不少大臣纷纷为他出言辩护。
“安定侯虽然慢了一步,但他却带兵赶走了北戎人啊,居功至伟啊。”
“是啊,此等大功足以盖过救援不及时之过了,何况益州到凉州有将近四百里路。
安定侯带大军赶路,两日便赶到了凉州,这速度令人惊叹,怎么能说救援不及时呢?”
“事发当年,这位沈默小公子才七岁吧?想来是受了惊吓,记忆出现了混乱也是有的。”
“还请陛下明辨啊。”
隆庆帝看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全都站在隆庆帝这边,眼中浮现出一抹浅浅的笑意。
“众位爱卿所言极是,沈默你那时年纪小,记错了也是有的。”
“朕顾念你也是一片赤诚之心,便不计较你敲登闻鼓的罪过了,先行退下吧。”
“陛下。”沈默上前膝行一步,“草民不是胡说,草民有证据。”
他从怀里掏出厚厚一摞纸,捧在手上,急切地喊道:
“陛下,这些都是当年参与驰援凉州的益州军的证词,他们亲口承认了,是陆家军打退了北戎人。
而且也承认了是他们在周奇的逼迫下,屠杀了陆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