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在你要拍死一只苍蝇时,只须用力一击就能将它压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三维变成二维的过程。”
为了便于理解,他还当场模仿拍苍蝇的动作演示了一番。
樱井宽点头赞同,“也就是说将三维物体二维化需要极大的力量。”
“从宇宙层面讲,这种力就代表某种能量形式。”
“我们每个物体都能被视为是一个能量载体。”
“这里的能量载体与传统意义上的定义有显着区别。”
说到这里,卜奇志暂时停顿了一下……
紧接着从飞船那边传来了宫垒的声音。
“卜奇志说得很对。”
几人的对话,宫垒这边都听得一清二楚。
同样,观众也能听见。
听了卜奇志的一番解释后,形势逐渐明朗了起来。
“就像我手里这支笔也可以看做一个能量载体。”
“如果把所有能量抽干的话。”
“那支笔的能量是不是就被外界吸收掉了?”
“换个角度思考,外界其实是对这笔施加了作用力……”更换参考这件事,大家还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初中物理都讲过这玩意儿。
要是换个角度看问题,同样的东西看起来运动方式就变了。
就像坐在船上看着岸边。
会感觉岸上的一切都在往后跑。
要是这时再冒出另一条船。
要是两条船速度一样,那就会觉得对面那条船是静止不动的。
这是因为它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
拿宇宙来举个例子,之前大家都把太阳当作基准,地球则是绕着太阳转。直播间里的朋友也在发弹幕互相讲解这个道理。
反过来也可以说地球是在围绕太阳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