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众人都欢喜的局面。
不止是阿瑶这里高兴,立了太子之后,不少朝臣们的心也都定下来,要知道朝堂上,没有立太子的时候,誉王和秦王争斗,不少朝臣,被迫站队。不少谨慎不愿意牵扯其中的朝臣,想尽法子避开,左右为难。
现如今总算是稳定下来。
立了太子。
他们也可以安心做事了。
至于支持秦王的那些官员,更是大喜,秦王如今是太子,是储君,那就是下一任的天子,他们早早的投靠,将来太子登基,他们这些人也有一份从龙之功在呢。
这么一想,更高兴了。
唯一不高兴的大概就只有誉王和先前支持誉王一派的人了。
誉王是气的要死,没少在府里发脾气,但又如何?秦王已经成了储君,他便是再不甘,也没法子。
而他想要登位的话,基本上是没戏了。
除非秦王犯了大错,被废。
不过太子的性子,这种情况,除非他内里换了一个人,不然的话,绝对不可能发生。
所以,
誉王现如今还想要当皇帝的话,就只能和上辈子一样,造反了。
而且不同于上辈子,他好歹还有个正经的借口,这次再造反,那就是纯纯的谋逆。便是成功了,也要有个污名在身,失败了,下场更惨。
不同于誉王的狂怒。
先前支持誉王的那些官员,更是如丧考妣,心思活络一些的,已经开始想着要怎么弥补?还有时间。
而且观太子的行事,也不是那等小气的人,还是能补救的。
但一些和誉王关系绑定深的,这条路是有些行不通。
例如誉王妃娘家,安定侯府,随着誉王妃嫁给誉王,他们就是誉王天然的支持者,便是想要脱身,都不容易。
关系摆在那里。
不过安定侯府是武将,大庆边关南有胡人,北临鞑靼,虽然如今三国签订了盟约,看似太平下来,不少武将也都被召回,但边关从未有过真正的安稳,尤其是每年开春,或者临冬,也都会生摩擦。
所以大庆对武将还算是重用。
只要安定侯府一日兵权在手,太子便是想要收拾安定侯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握有兵权的安定侯府尚且担心,太子登基之后,要清算,更何况其他人家。
杜家,在知道秦王被立为太子后,家里的气氛那是一日沉重过一日。尤其是没多久,誉王府那边传来了消息。
女儿杜恬瑶生了,是个儿子不假,但因为杜恬瑶孕中的时候多思,身体调养的不是很好,导致孩子生下来便体弱的厉害,太医的意思,养到十岁才算是站得住脚,在这之前,却要耗费心神,仔细再仔细。
个中一旦有个不好,孩子就会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