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寻到更好的人家,嫁妆也能更丰厚一些,来日在婆家她也能更有底气一些。
就在这样和乐的气氛中。
这一年也走到了年尾。
这是温家出孝后的第一个新年,温祖母十分重视,更是早早的就开始让家里准备起来,采买一应过年的物品。
周家那边大概也是因为临近年关的,往温家送东西的次数也越发勤快起来,而且没有一股脑的送的都是一些贵重物品,而是讲究一个精巧实用,而且东西送的十分细致周全,就连李姨娘都没有下落。
管事更是生了好一张的巧嘴,吉祥讨巧的话那是一句接一句。
周家送了这么些东西回来,温家不可能一点表示都没有,自是也要回礼,不过给周家的回礼,便是心意讨巧居多,没什么贵重的物件。
毕竟就温家眼下的情况,贵重的也没有啊!
“管事,这几样是单送给周大姑娘的,烦劳了。”阿瑶指了指其中的几样,如是的开口说道。
他虽然心里是已经打定主意要和周瑛退婚,不过婚约续存期间,他不会让人挑出一点错处的。
身为他未婚妻的周瑛,自是比旁人多了几样没有的精巧且淘趣的小玩意。
管事自是连声应答下来,身为周家颇为得用的管事,他自然是知道大老爷和大夫人对这门婚事的看重,那是能给周家改换门楣的机会。
再说了,
自家这位准姑爷,也不是那等庸俗迂腐还清高的穷秀才,为人十分彬彬有礼,待人也十分温和。
又是年少英才,明年乡试,若是中了,那便是举人老爷,前途无量。
……
周管事回到周家,便被周大老爷给叫了过去,问了情况。
在知道温玉树额外给女儿送了东西后,他满意的点点头,虽然温玉树是鲜少登门,不过他是读书人,明年又要下场,自是没什么时间,这一点是可以理解。
只要温玉树的态度到位就行。
就像是现在,人虽然没来,但隔三差五便会给瑛娘送些东西,前段时间更是送了《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这样的启蒙书过来,上面还有详细的注释,让人看着一目了然,可见用心之处。
他的嫡子如今年纪还小,才只有五岁,即便如今已经不是商户,但依照律例,也是无法科举,不过多读点书,总归是好事。拿着温玉树送的那本书,便是他那个只读过女则女戒的四女儿环娘,都能给儿子启蒙,而且讲的十分清晰。不过两日的时间,浩哥儿便已经能把《千字文》给背下来,其中的意思也能理解大半。
周大老爷知道后,既是高兴又是心酸。
心酸不是自家的孩子,高兴于这人是他女婿,来日成亲后也是半子。
浩哥儿虽然不能读书,但等到孙子出生,就可以了。到时候有这样的姑父帮衬,周家也能出个读书人,彻底改换家中的门庭。
虽然说眼下还是没影的事儿,但只是这么想一想,也都让周大老爷欢喜的笑出声来。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