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瞬间就让其他官员松了一口气。
这种时候,只要能够不做那个出头鸟,比什么都好。
朱标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客观来说,咱们国家目前的确需要很多科研人才。”
“虽然现在就只有武昌和应天府有科学院,但最近六弟新建立的天文气象局同样也需要科研人才。”
“不仅如此,青州那边同样也有一个气象局分部。”
“所以我相信在未来,整个大明很多地区都会需要有科研人员的人才空缺。”
“个人而言,儿臣觉得的确可以尝试进行改革。”
朱标说完之后,朱元璋也觉得比较有道理。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表现出自己的看法,而是一脸沉稳,让人摸不着心思。
“其他人觉得如何?”
朱元璋再次向众人询问。
已经有了一个出头鸟,其余官员不再像之前那么畏畏缩缩。
礼部的官员说:“需要科研人才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最好是能够保证参与到国家治理的科举人才也不会少。”
“否则的话,若所有人全都去搞科研,没有人来治理国度,那也是万万不可的。”
这些话并非是完全否定朱桢提出来的教育改革。
顶多就算得上是一个补充和先前条件。
朱元璋听了之后非常欣慰。
这相当于是考虑的更加全面,底下的官员们也并非是只会见风使舵,完全逃避责任。
还是有人真正的考虑教育改革的问题。
就在这时,户部官员说话了。
“启禀皇上,曾认为这一次的教育改革虽然可以尝试,但是在科目的安排上好像少了有关于经济方面的考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