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那些生意,就交给商人们自己去做。
朝廷的投资,肯定是要有足够的规模。
简单来说,无非就是民生方面,一定要牢牢地抓在手中。
水、电、煤矿等等能源,就是目前最有效的投资领域。
投资回报率也是相对比较客观的。
现在,朱桢就等朝廷的钱庄建起来。
另一边。
官员选拔的事情很快开展。
通过大明日报的宣传效果,全天下的读书人在读沸腾起来。
而且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的官员选拔都要更加热闹。
由于朱桢提出的各地方先进行一次筛选,就能让所有大明的读书人都跟着一起参加选拔。
那些原本由于山高路远等等因素没能够到武昌参加选拔的人,终于能够公平的参加到其中。
很快,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所有的选拔就已经全部完成。
凡事通过选拔之人,全部都聚集在了武昌。
这次,一共有五千余人来到武昌。
在这么多人当中,朱桢决定选择两千人送往潭明。
剩余的,留下名额,为将来做准备。
潭明的官员选拔,并不需要太多的门槛,只要能够懂得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即可。
这并不需要朱桢亲自参与。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留在应天府,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户部尚书很快就按照朱桢说的,成立了第一家大明钱庄。
并且还通过大明日报的实施政务板块,向全天下都昭告了此事。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应天府的老百姓们。
“这天下要变局了,朝廷搞了一个钱庄,可以让我们老百姓赚钱收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