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平手上钢锭的瞬间,朱桢瞳孔微微一缩。
此时,李平手上拿的这块钢铁表面平整细腻。
没有肉眼可见的凹凸和气泡。
同时,钢铁表面反光的色泽匀称。
如果不是此时李平穿着儒生的衣衫。
朱桢甚至要以为自己是不是又穿越回到了现代。
“这钢铁的质量应当比得上我前世看到的那些民用产品了。”
朱桢当即有了定论。
强压着心中喜悦,朱桢又问到。
“这钢铁若是按年产来算,大概能生产多少?”
李平稍作思考,有些为难的摇头说道。
“目前冶炼厂只是刚刚开设。”
“而且随着流程优化,定然还能提升不少产能。”
“所以,在下暂时无法给出具体估算。”
说到这里,李平脸上又露出笑容。
“不过按照现在这个情况继续下去。”
“想来应当比得上我大明六成以上的铁器年产量。”
听到李平话语,科学院中,众人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骄傲笑容。
一边的报社众人则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盯着李平等人。
如同在看太阳打西边出来。
看到报社领头人的惊骇表情。
朱桢心中发笑。
不过对于李平话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朱桢倒不觉得有多么意外。
毕竟,工业时代让人类摆脱了最原始的手工制造。
进入机械化生产。
这产量就相当于一个拿了武器的成年人对上一个小孩子一般。
根本没有可比性。
放下手中的茶盏,朱桢心中思索。
“眼下既然有了蒸汽机。”
“那么纺织,交通,铸造,运输方面都已经可以开始上马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