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桢略微沉吟,随即说道:
“大明日报如果创办起来,可以作为宣传工具,传播知识和文化。”
“它能让人们了解各地发生的时事动态,第一时间知道各地的新鲜事。”
“同时,它还能引导社会舆论,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总之,它的好处多多。”
“如若发行,定能轰动全国,届时,你们可就都能名声远播了。”
一番话说完,这十五个文人顿时变得非常兴奋。
原来,创办这个所谓报纸,竟然会带来这么多的好处。
看来,值得认真去做!
“王爷尽管交代,我等定然遵从。”
“好!”朱桢大笑一声,道:“现在,记者出发,在武昌城中搜集热点新闻;编辑则留在总部,去写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论水泥路之优点。”
“遵命!”
交代完毕以后,朱桢便先返回王爷府。
他还得再好好想一想。
报社与报纸,还需要些什么?
。。。。。。
。。。。。。
武昌城中,朱桢为了创办大明日报的事儿,忙得焦头烂额。
应天府。
皇宫内。
“重八,听说老六要修从南方到北方的水泥路,可你一两银子都不出?”马皇后找到朱元璋,忍不住说道。
“国库里没多少银子了,要是朝廷出了,咱和你以后不得去喝西北风?”
说着,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可是,朝廷不出钱,武昌怎么可能担负的起从南方到北方的修路费用?”
马皇后显得有些不解,眼中早已充满了疑惑。